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新兴技术为代表的新科技革命加速演进、大国竞争与博弈加剧、全球经济治理体系快速变革等因素深刻改变着国际经济格局。2021年7月,中央政治局会议将发展专精特新企业上升至国家战略层面,随后,中央及地方陆续出台多项支持专精特新的政策。
大湾区共同家园发展基金(以下简称“大湾区基金”)自成立伊始就高度重视并积极布局“专精特新”领域,围绕具有核心技术壁垒和国产替代市场空间的行业,投资了一批拥有自主创新能力、核心技术优势、较强湾区关联性的优质项目,并推动投资企业于大湾区拓展业务布局,服务大湾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
国家发展“专精特新”意义重大
“专精特新”是指企业具有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新颖化的发展特征,通过引导中小企业专精特新发展,进一步激发中小企业活力和发展动力,推动中小企业转型升级。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局势下,发展“专精特新”,实现科技强国的重要性日益凸显:一是解决大部分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实现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达到“补链”“强链”;二是提升产业链和供应链的国际竞争力;三是催化创新生态和产业集群,有效推动区域科技创新水平提升和经济发展;四是树立标杆示范企业,鼓励中小企业向“专精特新”看齐,提升中小企业的整体质量。
粤港澳大湾区发展“专精特新”优势显著
粤港澳大湾区是我国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培育数量最多、发展质量最高的区域之一,截至2021年底,工信部先后公示了三批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名单,共4762家,遍及31个省市区,数量排名前二的省份依次是浙江省和广东省,分别拥有470家和429家。《粤港澳大湾区发展规划纲要》提出,大湾区要打造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科创中心。作为国家经济发展和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地区,大湾区发展“专精特新”具有良好的基础:一是高水平大学和科研机构集聚,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布局不断强化;二是粤港澳大湾区新兴产业集群规模不断壮大,作为中国乃至全球制造中心,大湾区产业体系完备;三是大湾区具有较为发达的科技金融基础,拥有深圳和香港两大金融重镇,以及港交所、深交所两大证券交易所,聚集全球诸多银行、保险、证券等跨国金融巨头,金融业高度发达,风险投资极具活力;四是大湾区开放合作水平高,创新创业氛围较为浓厚。
大湾区基金积极布局“专精特新”
自成立以来,大湾区基金积极把握政策契机,提前卡位布局“专精特新”硬科技等领域,充分发挥境内境外的联动优势,投资了一批优质项目,收效显著。截至目前,基金已投项目中,共有8家企业入选“专精特新”名单,此外,多家企业正在积极申报“专精特新”过程中。基金将继续关注“专精特新”前沿发展趋势,支持“专精特新”企业发展,积极推动已投“专精特新”企业在大湾区发展业务、开拓市场,推动大湾区建设国际科创中心。
大湾区基金将陆续推出《专精特新专题》,讲述已投“专精特新”企业的前沿技术、科研成果、发展历程等相关情况,希望能够带动更多企业深耕科技创新,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粤港澳大湾区发展的历史机遇,在实现企业快速发展的同时,为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和“科技强国”贡献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