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共同家园投资有限公司

  1. Company News
  2. 2022

创科环境 | 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谈香港金融新机遇

大湾区共同家园
2022-07-20

香港作为享誉全球的国际金融中心和“亚洲四小龙”之一,有着催人奋进的狮子山精神和精干的商业头脑,一代代香港人凭借勤劳与智慧缔造了“东方之珠”的傲人成绩。港人认真努力、逆境自强的精神在许多有志青年中得到传承,并激发他们在创新创业的路上不惧挑战,开拓进取。当前,在政府与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香港拥有活跃的创新创业氛围、良好的营商环境,令年轻创业者有机会实现远大抱负。大湾区共同家园投资公司推出《香港“双创”面面观》专题,让读者了解香港创新创业的政策环境、香港初创企业和创业者的故事,希望吸引更多人关注和支持香港创新创业。

本文综合香港政府新闻公报、新华社、人民网。

“香港在金融市场发展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地位,其独特优势可进一步贡献国家,发展自己。”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日前接受新华社记者专访时表示。

近年来,背靠祖国,香港国际金融中心地位进一步巩固。内地与香港的金融市场互联互通共同发展,香港成为联通境内境外金融市场的桥梁和纽带。其中,2017年“债券通”开放后,五年来,境外投资者持有中国债券总量以年均约40%的速度增长,目前持债总规模约3.7万亿元人民币。

“这说明,境外投资者对于中国经济长期稳定发展具有信心,他们通过香港这个比较熟悉的渠道和熟悉的规则投资到内地。”陈茂波说。

陈茂波认为,不仅债券是香港未来一个重要发展方向,香港在金融方面发展的空间还有很多。

今年5月,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五年一次的特别提款权定值审查中,宣布将人民币在特别提款权货币篮子中的权重从10.92%上调至12.28%。

“香港把离岸人民币业务枢纽地位做好,是助力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工作方向。”他表示,在国际上用人民币进行交易,持有人民币,以人民币作为储备货币的需求越来越大。

香港金融业的另一个亮点是股票市场。香港交易所现货股票市场1997年日均成交金额为150亿港元,2021年日均成交金额为1670亿港元。在过去的12年中香港IPO集资总额有7年排名全球第一。

这让香港成为内地企业国际投融资的首选平台。陈茂波表示,香港将继续欢迎内地企业在香港上市。

同时,香港还可以成为内地企业发展海外市场的好搭档。陈茂波说,内地企业如果在境外拓展业务,涉及资金的调拨和管理,香港可以为其提供管理服务。香港还可以作为风险管理中心,协助内地企业面对在海外拓展可能面临的风险。

“随着内地经济不断发展,资产管理和投资管理的需求也随之而来。”陈茂波说,香港可以发挥资产管理、财富管理中心的作用。

配合国家“双碳”目标,香港力争于2050年前实现碳中和。减碳转型的过程也为香港带来新机遇。

陈茂波说:“内地经济向绿色经济转型,这需要很多资金。把国际资金引导过来,投放在绿色项目里,未来增长潜力很大。”

过去几年,香港采取多管齐下的策略,推动绿色和可持续金融的发展。香港特区政府自2019年5月首次发行绿色债券后,一直继续定期发行绿色债券,至今已发行超过90亿美元等值、涵盖多个币种及年期并以机构投资者和零售投资者为目标的绿色债券。

2021年特区政府首次成功发行50亿元离岸人民币绿色债券,并将绿色债券计划借款上限从1000亿港元增至2000亿港元。同年还推出绿色和可持续金融资助计划。

在这些政策推动下,香港的绿色金融市场规模持续增长,2021年在香港安排和发行的绿色和可持续债务总额达566亿美元,是2020年的4倍,当中债券总额达313亿美元,占亚洲区绿色和可持续债券市场的1/3,且逾八成由内地实体发行。

对于未来,陈茂波表示,香港正进入发展的关键期,将在新一届特区政府的领导下,推动经济更有力的发展。

以下是香港特区政府财政司司长陈茂波出席香江集思会金融论坛的致辞(节录):

近月环球经济前景急剧转变,在这看似周期性起伏的背后,其实反映着国际政经格局的深刻变化,影响十分深远。在这复杂的大环境下,香港要思考的不但是怎样发展,也同样要照顾好安全,才能保障发展的前景。

香港是国家的特别行政区,要在急速变化的国际政经形势下找到正确的定位和发展方向,我们必须准确理解和掌握国家发展的大局和战略,以及对香港的政策方针与期望。

就此,国家主席习近平在七一庆典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为我们指明了方向。他指出,「一国两制」是好制度,没有任何理由改变,必须长期坚持。习主席提出了「四个必须」:必须全面准确贯彻「一国两制」方针;必须坚持中央全面管治权和保障特别行政区高度自治权相统一;必须落实「爱国者治港」;以及必须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

从统筹兼顾发展和安全的角度出发,习主席的重要讲话有两点是我们必须牢记的。第一,他说「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是『一国两制』方针的最高原则」。所以香港的发展不能偏离国家的整体发展利益,香港必须维护好国家的主权和安全。

第二,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符合国家在战略和全局高度的考量。习主席的重要讲话表明,中央政府完全支持香港长期保持独特地位和优势,巩固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中心地位,维护自由开放规范的营商环境,保持普通法制度,拓展畅通便捷的国际联系。习主席亦充分表明,香港在国家建设和发展中,将会继续扮演独特和重要角色,作出重大贡献。

我们一方面要知道香港在国家发展战略中的宏观定位,另一方面亦要认清环球的政经发展和形势。今年以来,环球经济下行压力显著上升,欧美经济明显转弱。第一季欧元区经济按季仅轻微增长0.6%,而美国经济以年率计更收缩1.6%。经济合作及发展组织(OECD)在上月估计今年全球经济增长会减慢至3.0%,较去年十二月的预测低1.5%,并指今年全球通胀将保持高企。世界银行也下调今年全球经济增长预测至2.9%,表示发生滞胀的风险上升,可能会对中、低收入经济体造成震荡。

环球增长动力减慢,原因包括疫情对环球供应链的干扰、欧美通胀加剧导致主要央行加大力度收紧货币政策,以及俄乌冲突推高能源及商品价格,加剧了原本的通胀问题等。这些问题之所以出现,除了经济因素外,更与国际政经格局的变化息息相关。因此,即使在目前的经济下行周期完结后,这些国际格局的变化还会继续影响我们长远的发展。

首先谈环球供应链的转变。在新冠疫情爆发前,国际间已有去全球化的呼声,一些国家高举着保护主义和单边主义的旗帜,树立贸易壁垒。到近年疫情爆发、俄乌冲突等等,都成了催化剂,加速了国际形势转变。不少企业为了在生产过程中避免供应链过度集中于一、两个国家或区域,因而重新调配原有的生产基地。这些因非经济因素而作出的改变,将会增加成本、降低效率。

至于目前通胀炽热和其引发的问题,大部分论者都归咎于早前新冠疫情导致环球供应出现瓶颈,以及俄乌冲突推高了能源和食品等大宗商品价格等因素。美国六月CPI(消费物价指数)通胀率高达9.1%,而欧元区六月的整体通胀亦升至8.6%的纪录新高。然而,许多政府在疫情期间大洒金钱刺激经济,不少央行也大力放宽货币政策,亦是原因之一。因此,宏观经济和金融体系的脆弱性也因而大大增加。为遏制通胀,美联储自三月以来共加息1.5厘,并预示会于本月底再度大幅加息。欧洲央行也预告在本月开始加息,是自二○一一年来首次。这将进一步压抑环球经济增长,影响国际资金流向、动摇金融稳定,一些基本面较弱的新兴市场经济体或会受到更大压力。

俄乌冲突发生后,一些国家把国际金融系统武器化,例如肆意把一些金融机构从全球支付系统SWIFT中移除,作为制裁和经济封锁的工具,扭曲和干扰了国际金融市场的运作。

我们认清了以上的外围形势和可能出现的风险后,便可思考香港应如何部署和应对,在抓好发展机遇的同时,也守稳安全。国家安全是经济发展的前提,经济发展是国家安全的保障,两者必须统筹兼顾,两者亦相互促进。

面对去全球化和保护主义抬头,香港作为一个高度外向的小型经济体,难免受到影响。我们要在做好风险管理的同时,更好更广地连系国际市场。特区政府一直致力加强与其他经济体的经贸关系,积极寻求与更多贸易伙伴缔结自由贸易协定(自贸协定)及投资协定,以促进香港的长远经济发展。香港至今已与20个经济体签订了八份自贸协定,及与31个海外经济体签订了22份投资协定。特区政府会继续争取与其他经济体缔结自贸协定及投资协定,以期进一步提升香港作为国际贸易中心的地位。

RCEP(《区域经济全面伙伴关系协定》)的成功签署和落实是区内经济融合的重要里程碑。特区政府持续在不同场合、不同层面向各成员经济体重申香港加入RCEP的意愿,亦得到正面回应。RCEP在今年一月一日于大部分成员经济体生效,特区政府已随即提出加入的申请。我们会寻求与RCEP成员经济体展开磋商,努力凝聚各界支持香港加入RCEP的共识,积极为香港加入RCEP创造有利条件。

虽然俄乌冲突所引起的粮食和能源问题对香港的直接影响有限,但我们也应居安思危。香港整体食物供应超过90%为进口食品,而当中内地是本港最重要的食物供应来源地,特别是鲜活食物,所以在确保食物供应稳定方面,我们也有背靠祖国的优势。先前第五波疫情下,食物供应链受到干扰,特区政府一直与广东省政府及内地相关部委紧密联络,并在极短时间内开通多条新的水路运输路线,同时优化陆路接驳安排,使内地供港的蔬菜、水果等鲜活食品及其他日常食品和生活物资供应迅速回复正常。

至于能源方面,香港依赖入口燃料,但因为是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体,对能源的依赖度相对较低。此外,为确保整体供应和价格稳定,香港会从多个渠道采购能源,避免因对个别渠道过度依赖而出现安全隐患。

维护金融安全是我们其中一个最重要的任务。香港是国家的离岸国际金融中心,担当着国家金融发展改革的「试验田」和「防火墙」的角色,我们必须要牢记习主席提出的「四点希望」,不断提升国家观念和国际视野,从大局和长远需要出发积极谋划发展,以「总体国家安全观」审视各个项目的推动,以「底线思维」做好各种风险防御的准备和预案。

为应对金融方面的威胁,特区政府与金融监管机构已建立了一套全方位的风险预警及管理机制。香港的监管制度是分行业监管,上层统领十分重要。由我主持及由不同金融监管机构组成的「金融监管机构议会」,会密切监察金融市场运作,并同时加强协调各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信息共享,以提高规管及监督的效率和效能。通过「全天候、跨市场、联动式」的监测系统,特区政府与金融监管机构持续监察有否出现系统性风险的迹象,并会按需要即时作出果断应对,力求把问题遏制于出现之前,确保银行、证券、保险、资产管理等金融行业能有序发展。金融监管机构亦提前准备预案以应对各种可能的情景,并对相关业界进行定期及不定期的实地审查以及压力测试,确保每个环节都有能力应对各类突发情况。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在三月初公布了对香港的定期详细分析评估报告,再次肯定香港作为主要国际金融中心的地位,具备稳健强韧的金融体系,并认同香港金融业在疫情期间持续扩张和发展。

过去一段时间,面对疫情变化、持续紧张的地缘政局、欧美通胀高企,以及主要央行加息趋势等不稳定因素,外围金融市场趋向波动,投资者避险情绪升温,但香港金融市场仍一直保持稳健,各市场环节运作畅顺,资金有序进出。这除了因为香港拥有稳健成熟的监管及风险监察体制,亦有赖于本港金融市场强大坚固的缓冲和抗震力。本港银行的资本充足率平均约20%,远高于国际最低标准的8%;主要银行的平均流动性覆盖率达150%,同样远高于法定最低要求的100%。整体不良贷款比率于二○二二年三月底为0.98%的低水平,这些都反映银行具备充足条件应对挑战。

此外,本港外汇储备充足,截至今年六月底规模接近4,500亿美元,相当于货币基础约1.7倍,支持联系汇率制度顺畅运作,为香港的金融和货币稳定提供坚实后盾,足以应付受美国及其他国家加息周期的影响。事实上,联系汇率制度实施接近40年来经历过多次经济及利息周期,一直行之有效,是香港金融稳定的基石。

尽管如此,面对复杂多变的外围政经环境,我们已就不同的风险情景,做了充分的评估,并且准备好应对预案。可以肯定的说,在金融安全这个议题上,我们是以「底线思维」,做好全方位的应对准备。我们有信心,香港的根基稳固、机遇无限,定能再创高峰。

国家是香港的最坚实后盾、是香港经济的定海神针。内地是全球第二大经济体,在「十四五」规划下,国家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将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坚定不移扩大开放,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一国两制」下,香港拥有独特的制度优势和自由开放、与国际接轨的营商环境。只要我们善用这些优势,必定能够踏上由治及兴的新征程,并且为国家发展作出新贡献。

国家「十四五」规划已确立香港在国家发展中的角色和定位。香港除了一如以往提升国际金融、航运、贸易,以及亚太地区国际法律及解决争议服务中心的地位外,亦将建设和发展国际航空枢纽、国际创新科技中心、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以及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

这些定位为香港的长远发展提供了清晰指引,有助我们发挥国家的国际循环节点功能,并深度参与国内循环。香港可继续担当国家的门户、跳板和中介人角色,吸引外资企业和人才进入内地和协助内地企业「走出去」开拓国际市场;同时以粤港澳大湾区为切入点,透过推动粤港澳三地的基建对接、规则衔接和制度创新,便捷生产要素的流动,在创新科技、金融等方面与大湾区兄弟城市加强合作、优势互补,从而增强香港经济发展动能,为市民创造更多优质就业机会。

除了巩固和继续发展好传统优势产业外,特区政府近年致力丰富香港的产业发展,推动高质量而且具包容性的经济增长,从而创造更多元的优质就业机会,而创新科技是当中重要的一环。过去五年特区政府在发展创科方面已投放了1,500亿港元,创科产业的生态系统已日渐成熟,在提升香港经济增长和竞争力上将担当更重要的角色。

诚如习主席在七一庆典的重要讲话所言:「未来五年是香港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的关键期。机遇和挑战并存,机遇大于挑战。」香港的条件非常优厚,发展空间十分广阔。新一届政府期望能和大家一起抓紧国家发展带来的历史机遇,充分用好长久以来建立的优越营商环境,在维护好安全的同时,共同为香港创造一个发展黄金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