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湾区共同家园投资有限公司

  1. 公司动态
  2. 2023

香港2023年施政报告重点 (创新及科技)

大湾区共同家园
2023年10月25日

2023年10月25日,香港特区政府行政长官李家超今日发表任内第二份《施政报告》,指出当局会进一步落实《香港创新科技发展蓝图》。去年12月政府推出《蓝图》,发展香港成为国际创新科技中心。而在2023年新兴初创生态系统排名中,香港位列全球第二、亚洲第一。本次施政报告中,创科相关重点如下:

推进创新科技发展蓝图

1.成立「新型工业发展办公室」,将设于创新科技及工业局内,由「工业专员」领导,以产业导向为原则,推进「新型工业化」、支持重点企业在港发展、协助制造业利用创科升级转型、扶植初创企业。

2.促进微电子研发,明年内成立「香港微电子研发院」,引领和促进大学、研发中心和业界合作,包括研究第三代半导体核心技术,利用大湾区内完备的制造业产业链和庞大的市场。新建成的「微电子中心」明年启用,提供先进的专用基础设施和硬件配套。

3.加速建设超算中心,助人工智能发展。数码港明年起分阶段设立人工智能超算中心,支撑科研及相关行业的强大算力需求,推动产业发展。

4.支持初创企业成果转化,将透过「产学研1+计划」,促进大学的科研成果转化和商品化。首批申请结果明年第一季公布。当局会把每所指定大学技术转移处的资助上限,增加一倍至1600万元,让大学加强支持技术转移和扩大市场拓展服务;也会吸纳更多海内外知名的初创服务机构落户香港,提供孵化及进一步发展指导服务。

5.设立100亿元「新型工业加速计划」。为推动下游的新型工业发展,当局会为生命健康科技、人工智能与数据科学、先进制造与新能源科技的企业,提供更多资助,包括为新设生产设施相关费用,以(政府)1:(公司)2的配对形式,提供最多2亿元的配对资助;亦会探讨让计划下的企业可更弹性聘用非本地技术人员,及适度放宽使用资助聘用研究人才的限制。

6.推动数据跨境流动。今年6月内地与特区签订合作备忘录,促进内地数据在大湾区内跨境安全流动。政府正与广东省商讨在大湾区以先行先试方式,简化内地个人数据流动到香港的合规安排,便利大湾区内包括金融、医疗等跨境服务提供。

7.设立第三个InnoHK平台。现时科学园InnoHK两个有关医疗科技和人工智能的研发平台,成功汇聚全球各地顶尖科研人员。政府会于明年筹备设立第三个平台,聚焦先进制造、材料、能源及可持续发展。

促进5G发展

香港的商用5G服务网络已覆盖超过九成人口,核心商业区覆盖率更达99%。港府将继续加强5G网络的覆盖,包括透过资助加快扩展乡郊及偏远地区的流动网络基建设施,以及向流动网络营办商拍卖更多频谱,提升网络传输速度。

抢人才、留人才

1.成立「人才服务办公室」——继去年推出「人才服务窗口」在线平台后,实体「人才服务办公室」将在本月底正式成立,为来港人才提供支持、跟进人才入境后的发展和需要等。明年亦会举办「全球人才高峰会暨粤港澳大湾区人才高质量发展大会」,推动区域招揽人才交流和合作;

2.扩大「高端人才通行证计划」大学名单——扩阔吸纳世界各地人才网络,11月起,合资格大学名单会增加8间顶尖内地和海外院校至184间;

3.放宽签证——即日起开放越南人才来港就业的签证政策,并放宽越南人商务和旅游「一签多行」来港的申请门坎。政府亦会开放老挝及尼泊尔人才来港就业、受训和就读大学教育资助委员会(教资会)资助院校;

4.落实「资本投资者入境计划」——在香港投资于股票、基金、债券等资产(房地产除外)3000万元或以上的合资格投资者,可以透过计划申请来港,以增强香港资产及财富管理、金融及相关专业服务界别的发展优势,细节今年内公布;

5.职专毕业生留港计划——为纾缓技术行业的人手短缺压力,职业训练局(职训局)2024/25学年起入学的指定全日制高级文凭课程外地学生,毕业后可留港一年,寻找与其专业相关的工作。此安排会试行两年再作检讨。

抢企业

港府会继续抢企业,特别与「八大中心」(国际金融中心、国际创新科技中心、中外文化艺术交流中心、国际贸易中心、国际航运中心、国际航空枢纽、亚太区国际法律及争议解决服务中心,以及区域知识产权贸易中心)定位相关的企业,包括针对先进科技的重点企业、行业代表、创新和策略性行业。

发展「总部经济」

吸引海内外公司到港设立总部或分部业务,为香港引进优质企业,开拓国内国际双循环所带来的庞大机遇,协助外国企业「引进来」和内地企业「走出去」。特区政府会与中央相关部委探讨便利内地企业在港设立总部或分部的措施,例如资本项目投资的便利安排。

吸引公司迁册来港

1.引入公司迁册机制,便利在外地注册的公司,尤其以亚太区为业务核心的企业,将注册地迁至香港,目标是明年上半年提交立法建议。投资推广署和香港交易及结算所有限公司(港交所)会主动接触在外地注册的香港主要上市公司,鼓励它们迁册到香港。

2.外国在港公司人员可「一签多行」到内地。明日(26日)起,香港注册公司的外国人员可在港向中国签证申请服务中心申请2年或以上的「一签多行」签证到内地,并会获加快处理。以吸引更多外国公司来港成立,便利其人员北上洽谈商务,发挥香港联通世界与内地的角色。

「北部都会区」行动纲领

政府于短期内公布《北部都会区行动纲领》,深度对接深圳和大湾区其他城市的规划。「北部都会区」将分为四大区域,由西至东分别为:

1.高端专业服务和物流枢纽——位处洪水桥一带,与前海深港现代服务业合作区对接,提供金融和专业服务,并藉着口岸优势发展现代物流业

2.创新科技地带——覆盖新田科技城,包括河套区港深创科园在内,与深圳科创园区产生协同效应,为创科发展的枢纽;

3.口岸商贸及产业区——占地最广,享有罗湖、文锦渡及香园围三个口岸的地利,带动先进建造业、绿色产业、医疗、食品科技、现代物流业等产业发展,并可推展跨境商业服务和文娱消费,发挥强大的口岸商贸功能。

政府已重新审视北区沙岭兴建公众骨灰安置所的计划,由于未来公众骨灰坛位将有足够供应,原定的两公顷土地将改作创科及相关用途。

河套深圳园区发展规划

「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是「北部都会区」与「广深科技创新走廊」的交汇点。今年8月中央公布《河套深港科技创新合作区深圳园区发展规划》,为深圳园区定下发展定位。特区政府全力支持,并将和深圳市政府共同推进深港两个园区的协同发展,研究创新性的措施,包括:

1. 便利科研人员进出的安排,如预先登记、利用科技简化园区往来,包括研究以人面识别技术达到无感过关;

2. 便利河套合作区内跨境资金流动;

3. 便利为研究或试验而采集的数据和样本(包括临床生物样本)的交流;

4. 利用香港汇聚国际人才优势,带领参与河套合作区工作;

5. 推进前沿科技研究,加快实现中试转化,配合河套合作区的发展,例如对接深圳园区的粤港澳大湾区国际临床试验中心,共同搭建生物医药公共研发服务平台等。

政府会把「北部都会区」(尤其是新田科技城)的空间规划,对接河套合作区的发展定位,并与香港科技竞争力的布局充分结合,为河套合作区未来发展作前瞻性规划。新田科技城约600公顷发展土地中的一半为创科用地,并会确保跨境基建配套、土地审批、公私营合作等政策积极配合,产生协同效应。